恐惧类型
 
求助热线
若水心理官方QQ:
社交恐惧咨询预约:
TEL:0532-86946938
社交恐惧症之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家族心理防御理论

发布时间:2014-05-08 点击量:

自我防御机制,又译为“自我防卫机制"、“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潜意识防御机制”等,它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三个对手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是一种自我保护法。由弗洛依德于1894年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首次提出:“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采取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

弗洛依德认为,本我产生某些需求,但是这些需求的满足预示着危险,引起了精神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冲突感,因此自我做出反应,即产生一种信号性焦虑(焦虑作为危险的信号),自我的防御机制就是用来减少这种不愉快。换言之,防御机制的产生主要是本我和自我相冲突的结果。弗洛依德的这种把防御机制看成是调节本我的需要及表现的观点,忽视了防御机制在缓解其他应激和内心冲突时的作用。

根据连续性原理,神经系统倾向于保持连续性或减少兴奋的出现量。当聚集的性张力没有得到适宜的释放时,它就直接转化成焦虑。根据神经症的临床观察,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利比多冲动,由未释放的性兴奋引起;防御则被视为对利比多冲动的成功反制。因为利比多冲动进入意识会引起意识的不悦,防御在此起到为内部平衡服务的作用。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从本能转向自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防御机制视为人们适应现实的正常认知过程。安娜·弗洛依德于1936年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的功能,用以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其目的是既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使个体表现出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她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的,他们的行为和语言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组成成分。’’她提出,各种防御方式好比是个连续谱,一端是精神病性,另一端是成熟性。可概括如下:①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开始动员防御机制;②它的目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要使外在的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③这个过程的最基本的表现是行为、情绪等。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了防御的各种模式以及防御方式和不同形式的神经症之间的联系、防御和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她的研究为心理分析理论的革命和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版权所有:青岛若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隆基花园1号楼2单元602(长江路新华书店对面) 电话:0532-86946938 E-mail:1726015325@qq.com 鲁ICP备14017067号-1